堪笑痴人营富贵,百年赢得冢前麟。出自哪首诗?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唐·白居易

堪笑痴人营富贵,百年赢得冢前麟。

不如闲坐竹阴下,一盏清茶一卷书。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及个人情感,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译文

可笑那些痴迷于追求富贵的人,耗尽一生心力,最终不过是在坟墓前留下几块石碑(麟,这里借指墓碑或石刻,象征功名与纪念),还不如悠闲地坐在竹林的阴凉之下,手捧一杯清茶,阅读一卷书籍来得自在。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富贵的嘲讽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堪笑痴人营富贵”直接点出主题,讽刺那些盲目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人;次句“百年赢得冢前麟”进一步说明这种追求的结果不过是死后的一点虚名;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简单而宁静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他以“痴人”与“闲坐”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作对比,前者忙碌一生,却未必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后者虽看似平淡无奇,却能在简单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诗中“竹阴”、“清茶”、“一卷书”等意象,构建了一幅清新脱俗、远离尘嚣的生活画面,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创作背景

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变迁,晚年时期,他更加倾向于退隐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或晚年归隐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在经历了世事沧桑后,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生活态度的重新定位,通过这首诗,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传递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生活哲学,即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财富与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