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易焚香消永日,听琴煮茗送残春。的解释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白居易

玩易焚香消永日,听琴煮茗送残春。

吾家本在南山下,归去来兮濯足尘。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研读《易经》时点燃香火,以此来消磨漫长的白日时光;聆听琴声,煮水泡茶,以此送别即将逝去的春天,我家本就坐落在南山脚下,如今归去,正好可以洗净脚上的尘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研读《易经》、焚香、听琴、煮茶等活动,展现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也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在南山脚下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日闲居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玩易焚香”和“听琴煮茗”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以“送残春”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以“归去来兮濯足尘”作结,既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官场和世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闲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其晚年的思想境界和艺术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