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宋·陆游
幽赏定知随处榜,更须时展放翁诗。
山居清绝无尘俗,水石萧疏得自宜。
风暖花红春意满,雨余云净晚凉时。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落晖。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深知在这幽静之地欣赏美景定会随时题写诗句,更需要在闲暇时展开我(放翁)的诗篇来品读,山居生活清新脱俗,远离尘嚣,山水间疏朗有致,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适宜,春风和煦,花朵红艳,春意盎然;雨后初晴,云散天晴,傍晚时分凉爽宜人,这其中的真正意趣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夕阳落下。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首联点明主题,即幽赏美景并题诗留念,同时表达了对自己诗作的自信与期待,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四季变换中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刻感悟,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珍惜与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无奈,因为这份真意并非人人都能理解。
赏析
此诗以“山居即事”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日常与心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陆游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得全诗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特别是“幽赏定知随处榜,更须时展放翁诗”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与期待。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他早年曾积极投身抗金斗争,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他退隐山居,过上了相对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陆游晚年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坚持,在诗中,陆游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