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亭闲望
唐·白居易
凭阑久伫望江亭,
老眼厌看南北路,
流年暗换往来人。
东风不解招归棹,
落日徒催送客魂。
谁见东流长逝水,
年年愁杀暮江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长久地倚靠在栏杆上凝望江亭,
老眼已经厌倦了看南北往来的道路,
时光悄然流逝,换了一茬又一茬的行人。
东风不理解我的心意,不为我招来归乡的船桨,
落日却徒然地催促着离人的魂魄。
谁能看见那向东流去的长逝之水,
年年岁岁,都令江边暮色中的我愁绪满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江亭闲望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老眼厌看南北路”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流年暗换往来人”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后两句则通过东风和落日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江亭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闲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离别的深刻思考,诗中“老眼厌看南北路”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厌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和无奈,而“流年暗换往来人”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深切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尽哀愁,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江亭的景致,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自己一生的经历,感慨万分,诗人通过描绘江亭的景致和自己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离别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归乡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