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朝。
尚嫌未到无为地,酷爱朝钟暮磬声。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刘沧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虽不算显赫,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仍为后人所称道。
译文
山岩间的门户和松树小径长久以来都显得寂静冷清,只有那些寻求清幽的隐士才会自行前来探访,我还嫌自己未能达到完全超脱尘世的境界,但我却深深地喜爱着清晨的钟声与傍晚的磬声,它们让我心灵得到安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清幽生活,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岩扉松径长寂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幽静,“惟有幽人自来朝”则点明了诗人的隐士身份。“尚嫌未到无为地”表达了诗人虽已隐居,但仍觉自己未能完全摆脱世俗杂念,达到真正的无为境界。“酷爱朝钟暮磬声”则展现了诗人对宗教氛围的喜爱,钟声与磬声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诗人通过“岩扉”、“松径”、“朝钟”、“暮磬”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尚未达到完全超脱的境界,这种自我反思和追求进步的精神,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都在这个时期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刘沧作为唐代晚期的一位诗人,他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许多士人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刘沧也不例外,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