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田
宋·范成大
黄丝黑黍有归梦,白发苍颜无宦情。
却似前回上庐阜,过溪何处觅归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范成大曾任地方官和朝中官职,政绩卓著,尤其在农业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贡献,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之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优美篇章,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金黄的丝线和黑色的黍子唤起了我归乡的梦境,而我已是白发苍苍、容颜苍老,对仕途再无留恋之情,这情景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我登上庐山的时候,越过溪流后,我又该去哪里寻找归家的路途呢?
释义
“黄丝黑黍有归梦”一句,以黄丝和黑黍这两种典型的田园产物象征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向往。“白发苍颜无宦情”则直接描绘了诗人年迈且对官场生活已无兴趣的状态。“却似前回上庐阜,过溪何处觅归程”两句,通过回忆自己曾经登山的经历,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归途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仕途的厌倦,前两句通过对比“黄丝黑黍”与“白发苍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后两句则通过回忆和想象,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远的过去和更深的迷茫之中,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晚年时期创作的,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家乡和田园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在仕途无望、年岁已高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对仕途的厌倦,这首诗也反映了范成大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家乡的深厚情感,在宋代文坛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而备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