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归思
唐·韦庄
点点轻花堕绿槐,翩翩羸马犯黄埃。
暝色已愁新北客,夕阳不见古南台。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何处是归程,长见孤云独去来。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唐末动乱,后入蜀依附王建,成为前蜀宰相,他的诗词多反映战乱离苦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温婉,情感真挚深沉,韦庄的词在五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点点轻盈的花瓣飘落在翠绿的槐树上,羸弱疲惫的马匹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艰难前行,黄昏的暮色已经让新来的北方客人感到忧愁,夕阳下却看不见那古老的南台,寒烟缭绕的小院显得格外萧条,稀疏的竹子和空荡的窗户时不时传来滴水的声音,不知道回家的路在哪里,只能常常看见孤独的云朵独自飘来飘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归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点点轻花堕绿槐”和“翩翩羸马犯黄埃”等意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萧瑟,诗人以“新北客”自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富有感染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归途中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首联“点点轻花堕绿槐,翩翩羸马犯黄埃”以轻盈的花瓣和疲惫的马匹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萧条,为尾联的抒情做了铺垫,尾联“不知何处是归程,长见孤云独去来”以孤云自喻,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全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悠远,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离开长安前往蜀地依附王建的途中,当时正值唐末乱世,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异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在归途中,诗人目睹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萧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迷茫,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韦庄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