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贾岛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道幽栖交旧绝,月中亦有打门僧。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浪仙”,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来还俗应举,但未中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奇僻苦,以五言律诗著称,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推敲字句,有“推敲诗人”之称,他的诗作在晚唐颇有影响,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译文
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传来淙淙的泉声,茅草屋檐下日头已升到半空,鸡鸣声声。
不要说隐居生活孤寂无友,即使是一轮孤月下,也有那前来造访的出家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幽静与闲适,首句“板桥人渡泉声”以动衬静,通过板桥、人渡、泉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居环境,次句“茅檐日午鸡鸣”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日午时分,茅檐下的鸡鸣声显得格外清晰,后两句“莫道幽栖交旧绝,月中亦有打门僧”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和超脱世俗的情怀,即使身处幽栖之地,交游不广,但仍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如那月下的打门僧。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板桥、人渡、泉声、茅檐、鸡鸣等意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居画卷,后两句则通过“莫道”和“亦有”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经历了由僧到俗的转变,他的诗歌也深受这种经历的影响,这首诗《山居即事》就是在他隐居山林期间创作的,在隐居生活中,贾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得以静下心来观察和思考人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诗中,他通过描绘山居环境的宁静与闲适,以及朋友来访的温馨场景,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