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渔父
朝代:宋
作者:陆游
泽畔元非慕独醒,散人一饮费经营。
醉来风月无人共,浪迹江湖得此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本来就不是为了在湖边效仿屈原的独醒(指屈原不被世俗所染,独自清醒),作为一个闲散的人,我这一杯酒也喝得颇费心力,喝醉之后,身边没有人与我共赏这风月美景,但我却能在漂泊江湖的生活中度过此生。
释义
“泽畔元非慕独醒”表达了诗人并不刻意追求像屈原那样在泽畔独醒的高洁,而是更看重生活的自在与真实。“散人一饮费经营”则透露出诗人作为闲散之人,即使是简单的饮酒也需一番经营,暗含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醉来风月无人共”描绘了诗人醉酒后无人陪伴,独自欣赏自然美景的孤独。“浪迹江湖得此生”则表达了诗人对漂泊江湖生活的接受与满足,认为这就是他此生应有的生活方式。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借渔父之口抒发自己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泽畔元非慕独醒”一句,否定了传统文人追求高洁独醒的价值观,转而强调生活的真实与自在,接下来的“散人一饮费经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作为闲散之人的生活状态,即使是一杯酒的享受也需费尽心力,透露出生活的艰辛,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以“醉来风月无人共,浪迹江湖得此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接受与满足,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虽然心怀壮志,但多次被贬谪,仕途不顺,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并不追求传统文人所崇尚的高洁独醒,而是更看重生活的真实与自在,即使漂泊江湖,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和满足,这种态度既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