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倾意气轻秦侠,俄困悲伤类楚囚。的解释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方倾意气轻秦侠,俄困悲伤类楚囚。

卅载光阴弹指过,一生事业许沙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人物之一。

朝代:清朝末期

作者简介

谭嗣同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维新派领袖,早年曾游历各地,接触西方科学文化,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甲午战争后,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捕入狱,最终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年仅33岁,他的一生短暂而光辉,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和深邃的思想。

译文

(针对“方倾意气轻秦侠,俄困悲伤类楚囚”两句)

曾经意气风发,轻视那些像秦侠一样只知逞勇斗狠的人;但转眼间,自己却陷入了困境,悲伤如同被囚禁在楚国的囚犯一般。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谭嗣同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前半句“方倾意气轻秦侠”描绘了他早年意气风发、志向高远的形象,对那些只知逞勇斗狠的秦侠式人物不屑一顾;后半句“俄困悲伤类楚囚”则突然转折,写出了他因变法失败而陷入困境、身陷囹圄的悲惨现实,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赏析

这两句诗在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既展现了谭嗣同早年的豪情壮志,又揭示了他晚年身陷囹圄的悲惨现实,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诗句更加震撼人心,表达了谭嗣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无奈感慨,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谭嗣同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即使身陷困境,也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创作背景

这两句诗出自谭嗣同在狱中题壁的作品,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威胁,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他通过题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这两句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既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感慨,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