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南地惯羁游,放浪常同不系舟。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杜荀鹤

平生南地惯羁游,放浪常同不系舟。

灯影照江人夜钓,雨声吹树鹤秋愁。

闲吟野水谁人听,静看孤云几处游。

湘水吟多意未休,夜深携手上高楼。

作者及朝代

杜荀鹤,唐代晚期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期的罗隐齐名,有“杜罗”之称。

作者简介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虽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晚年才得中进士,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抱负和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杜荀鹤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译文

我一生都在南方各地漂泊惯了,就像那没有系绳的小船一样放浪不羁,夜晚,灯影映照在江面上,有人正在垂钓;秋雨中,风吹动树木,白鹤似乎也在诉说着忧愁,我悠闲地吟诵着野外的流水,却无人倾听;静静地观赏着孤独的云朵,它们又在何处游荡呢?我对湘水的吟诵还未停歇,夜深人静时,我们携手登上高楼,继续品味这无尽的诗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南方漂泊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无奈,因为尽管他热爱这种生活,但无人倾听他的心声,只能独自品味。

赏析

这首诗以“平生南地惯羁游”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即长期在南方各地漂泊,接着用“放浪常同不系舟”来比喻自己的生活方式,形象生动,富有诗意,中间两联通过描绘夜晚的江景和秋雨中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尾联则以“湘水吟多意未休,夜深携手上高楼”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湘水的深情厚谊,又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杜荀鹤在南方漂泊期间所作,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考不第,只能四处漂泊,以诗为伴,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抒发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