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煮菜香
唐·白居易
地炉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尝。
暖炉生火春未至,围坐闲谈夜未央。
绿叶蔬鲜滋味长,清汤白煮味更扬。
人间烟火情何限,且把闲情付酒乡。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白居易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杰出代表之一。
译文
地炉上燃起了篝火,煮着鲜美的菜肴,香气四溢,还未品尝到菜肴的滋味,鼻子就已经先享受到了这份美味,虽然春天还未到来,但暖炉里的火已经让人感到温暖,大家围坐在一起,闲谈着,夜色还未央,绿叶蔬菜新鲜可口,滋味悠长;清汤白煮的方式更是让菜肴的原味得以充分展现,人间的烟火气息如此浓厚,让我们把这份闲情逸致都寄托在酒乡之中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围炉煮菜的温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菜肴的香气四溢和人们围坐闲谈的欢乐氛围,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人间烟火气息的热爱和对闲情逸致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地炉篝火煮菜香”为开篇,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和场景。“舌端未享鼻先尝”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菜肴的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围炉煮菜的温馨场景和人们的欢乐氛围,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辞去了官职,过上了闲居的生活,在这个时期,他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对人间烟火气息有着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就是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与友人围炉煮菜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