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断岸烟迷耕处草,孤村雨送钓时舟。(注: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性融入,非原诗直接内容,但风格相符,用于解析)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初年文学家、史学家,王禹偁为人刚直,敢言直谏,因此屡遭贬谪,他的诗文风格朴实、简洁而明快,多反映社会现实,提倡古文,反对骈文,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
译文
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初绽黄花,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我的山野之趣油然而生,万千的山谷回荡着秋声,看数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阳斜晖中,棠梨的落叶红得像胭脂一般,香气四溢的荞麦花洁白如雪,为何在吟诗之后忽然感到惆怅,原来乡村小桥边的原野树木,像极了我的家乡。
(注:“断岸烟迷耕处草,孤村雨送钓时舟”融入意境:那断裂的河岸被烟雾笼罩,耕种的草地若隐若现;孤独的村庄在雨中静默,渔舟缓缓归来。)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秋日骑马行经山野所见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触发的思乡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村的宁静、美丽与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王禹偁的《村行》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秋景图,诗中“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谷和山峰以生命,形象地表现了山谷回荡秋声、山峰默默伫立的景象,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而“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一句,则以色彩和香气为笔,将山村秋日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断岸烟迷耕处草,孤村雨送钓时舟”一句(虽非原诗,但风格相符),则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意境,通过烟雾缭绕的断岸、耕种的草地、孤独的村庄和雨中的渔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相呼应。
创作背景
王禹偁在仕途上屡遭贬谪,一生郁郁不得志,此诗可能作于他贬谪期间,当他骑马行经山野时,被眼前的自然景色所触动,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描绘山村秋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村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佳作,更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王禹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