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田家收获
唐·韦应物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吾衰久矣尚何说,所幸一稔均幽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田园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农家没有几天空闲,耕种从此开始。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劳作,场院和菜园也得以整治。
他们归来时天色已晚,还要在西涧边饮水喂牛。
饥饿劳累也不觉得辛苦,天降甘霖更是让他们欢喜。
粮仓里没有隔夜粮,徭役却还没结束。
我为此感到惭愧,作为不耕田的人,却享受着来自乡里的俸禄。
我已衰老很久了还有什么可说呢,所幸的是今年丰收,无论是偏远之地还是近处都得到了均等的恩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农家从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展现了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和乐观态度,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依然充满希望,对天降甘霖感到欢喜,诗人作为不耕田的人,却享受着来自乡里的俸禄,对此感到惭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欣慰,以及对社会公平分配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与欢乐,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关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安逸生活和农民的辛勤劳动,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农民命运的同情,诗人也通过描绘农民的乐观态度和丰收景象,传递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清新自然,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生活,对农民的艰辛和困苦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农家从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在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还表达了对社会公平分配的期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