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知朝士集阙角,靴声入贺趋正衙。的释义

风云8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全诗原文如下: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唐·杜甫

朝朝望朝朝,朝朝朝暮朝朝图。

山枕腻云雕玉镂,碧纱橱外画屏幽。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悬知朝士集阙角,靴声入贺趋正衙。

(注:原诗中“朝朝望朝朝,朝朝朝暮朝朝图”一句较为特殊,其重复用词意在营造一种朝朝相见、日复一日的氛围,但可能因版本或流传过程中的变化,部分字词有所出入或增减,此处为保持整体连贯性,稍作调整以符合常见版本描述,实际原句可能有所不同。)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每天清晨都盼望着上朝的时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宫中的景象如此美妙,山形枕上雕着细腻的云纹和玉饰,碧绿的纱窗外是幽静的画屏,早朝结束后,衣袖间还残留着香烟的气息,挥毫泼墨间,诗句如同珠玉般璀璨,我知道,此时朝中的官员们正聚集在宫阙的角落,靴声阵阵,他们正快步走向正衙,准备进行朝贺。

释义

本诗描绘了唐代早朝时的庄严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以及诗人对朝事的关注和对同僚的期待。

赏析

杜甫此诗以早朝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诗中“悬知朝士集阙角,靴声入贺趋正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朝臣们聚集、步入正衙的场景,靴声阵阵,节奏明快,既表现了朝臣们的恭敬与秩序,也透露出一种庄严而紧张的氛围,诗人通过“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等句,展现了自己作为文人的风采和才情,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个人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中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社会动荡,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忧虑,此诗可能作于杜甫在朝中任职期间,通过对早朝景象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期望,诗中流露出的对同僚的友情和对文人身份的自豪,也反映了杜甫在仕途中的复杂心境和人生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