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北固山怀古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亦知大有抓髯处,无奈西流白日何!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译文
(整首诗译文,关键词部分在文中有所体现,但为保持完整性,提供全诗译文)
哪里可以眺望神州大地?满眼的壮丽风光在北固楼上尽收眼底,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但只见那无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无穷无尽。
年少时即统率千军万马,坐镇东南一隅,指挥战斗不休,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罢了,要是能有个像孙权那样的人来领导就好了啊!
(关键词部分译文)
也知道有很多令人焦急无奈的事情(如同抓髯般难以释怀),但无奈时光如白日西流,无法挽回啊!
释义
“亦知大有抓髯处,无奈西流白日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抓髯,即抓胡须,形容焦虑、无奈的神态;西流白日,指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诗人深知国家面临诸多危机和挑战,自己虽有壮志,却难以改变大局,只能无奈地看着时光一天天流逝。
赏析
这两句诗是辛弃疾在登北固亭远眺时,对时局的深刻感慨,诗人以抓髯的生动形象,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焦虑与无奈,同时以“西流白日”象征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所作,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辛弃疾则一直主张北伐,恢复中原,他的主张并未得到朝廷的采纳,反而多次遭到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登上北固楼,远眺神州大地,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词中既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而“亦知大有抓髯处,无奈西流白日何!”这两句,更是将这种无奈和忧虑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