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庙壖墙下归来晚,宿鸟纷纷已渐还。
(注:“庙壖墙下归来晚,宿鸟纷纷已渐还”这句并非直接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原诗,而是根据诗意进行了一定的想象与扩展,原诗中与“归来晚”及“宿鸟还”意境相近的是“牧童归去横牛背”,表达的是牧童晚归的场景,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这两句意境融合并稍作调整,以呈现一个完整的、符合题意的古诗场景。)
作者及朝代
作者:雷震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雷震,生平不详,南宋诗人,作品不多,以这首《村晚》最为人所知,他的诗作多描绘田园风光,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译文
池塘里长满了青草,池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处的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回家,天色已晚,庙壖(古代祭坛周围的墙)墙下,归巢的鸟儿纷纷展翅,渐渐回归林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晚景图,前两句通过“草满池塘”和“山衔落日”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生机与和谐;后两句则以“牧童归去”和“宿鸟还巢”为线索,勾勒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晚景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草满池塘”、“山衔落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通过“牧童归去”和“宿鸟还巢”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安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雷震的生平资料不详,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其创作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乡村生活中,对周围自然环境和乡村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富有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