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滇池夜泊
明·杨慎
天际云峰似画开,
滇池夜泊接蓬莱。
盛衰自古无穷事,
莫向昆明叹劫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慎(1488年-1559年)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另两位为解缙、徐渭),因“大礼议”事件,杨慎被贬谪至云南,从此在云南度过了三十余年的流放生涯,在此期间,他深入民间,考察风土人情,创作了大量诗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天边云峰如画般展开,滇池夜色中停泊的船只仿佛连接着蓬莱仙境,自古以来,盛衰更替是无穷无尽的事情,不要对着昆明的废墟哀叹过往的劫难与灰烬。
释义
天际云峰似画开:形容滇池周边的自然景色如画般美丽。
滇池夜泊接蓬莱:用蓬莱仙境比喻滇池夜景的迷人,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盛衰自古无穷事:指出历史上盛衰更替是常态,无法避免。
莫向昆明叹劫灰:劝诫人们不要过于沉溺于过去的灾难和废墟,要向前看。
赏析
这首诗以滇池夜泊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历史沧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前两句通过“云峰似画”和“夜泊接蓬莱”的描绘,展现了滇池夜景的宁静与美丽,为全诗奠定了悠远的基调,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从眼前的美景转向对历史的沉思,指出盛衰更替是历史的必然,劝诫人们不要过于沉溺于过去的灾难,要勇敢面对现实,展望未来。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慎被贬谪至云南期间,在流放生涯中,杨慎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对历史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滇池夜泊的宁静美景触发了他的诗兴,同时也勾起了他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在这首诗中,他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