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跌宕放翁新醉墨,
凄凉废苑旧歌台。
当时豪贵无寻处,
空余游人看落晖。
注:“跌宕放翁新醉墨”一句并非出自杜牧的原诗《金谷园》,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了创意性的融入,原诗中对应位置为“落花犹似坠楼人”,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创意性修改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译文
金谷园的繁华往事已随香尘飘散,
流水无情,草木却年年春天自新。
傍晚时分,东风中传来啼鸟的哀怨,
放翁(此处借指杜牧自己或泛指文人墨客)醉后挥毫,笔墨跌宕不羁,
眼前是凄凉的废苑和荒废的歌台。
当年的豪门贵族已无处寻觅,
只留下游人在落日余晖中凭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谷园的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金谷园曾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以其奢华著称,但如今已是一片荒凉,诗人以“繁华事散逐香尘”开篇,点出昔日繁华已逝,接着用“流水无情草自春”比喻自然界的恒常与人事的变迁,后两句通过“跌宕放翁新醉墨”和“凄凉废苑旧歌台”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沧桑感,最后以“当时豪贵无寻处,空余游人看落晖”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保留原诗意境的基础上,通过创意性地融入“跌宕放翁新醉墨”一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展现了诗人对文人墨客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杜牧以醉墨跌宕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历史遗迹的凭吊之情,这句诗也暗示了文人墨客在面对历史变迁时,往往以笔墨为伴,以诗酒为友,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杜牧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感到无力回天,只能以诗酒自娱,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感慨,金谷园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奢华之地,其今昔对比正好成为了诗人抒发这种情感的载体,通过描绘金谷园的荒凉景象,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跌宕放翁新醉墨”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墨客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注:由于“跌宕放翁新醉墨”并非杜牧原句,以上解析基于创意性融入进行,旨在展现这一改动后的诗歌意境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