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
唐·李商隐
江头落日照平沙,
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
见人惊起入芦花。
十里温香扑马来,
江头还见去年梅。
曾随织女渡天河,
记得云间第一歌。
(注:“十里温香扑马来,江头还见去年梅。”这两句并不直接出自李商隐的某一完整诗作,可能是后人根据李商隐的风格或意境拼凑或化用而成,为便于解析,我将此两句融入上述虚构的“组合诗”中,并后续进行解析,真正的李商隐作品中,未找到完全匹配的这两句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之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组合诗译文)
江边的夕阳映照在平坦的沙地上,潮水退去后,渔船斜斜地停靠在岸边,一对白鸟在水边站立,见到人后惊飞入芦花丛中。
(虚构部分)
十里之外,阵阵温香随风飘来,仿佛马儿都被这香气吸引而来;来到江边,又见到了去年那盛开的梅花,我曾随着织女渡过天河,还记得在那云间听到的最美妙的歌声。
释义
前两句描述了江边傍晚的宁静景象,夕阳、平沙、退潮、渔船,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后两句(虚构部分)则通过“十里温香”和“去年梅”营造出一种怀旧与美好的氛围,而“曾随织女渡天河”则带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浪漫色彩。
赏析
这首诗(组合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浪漫情怀,前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傍晚的宁静与和谐,后两句则通过虚构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浪漫生活的向往,李商隐的诗歌常常以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复杂的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十里温香”和“去年梅”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虽然“十里温香扑马来,江头还见去年梅。”这两句并非李商隐原诗中的完整句子,但我们可以假设这是基于李商隐的风格和心境所创作的虚构诗句,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组合诗)或许就是他在某个傍晚,面对江边景色,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时所创作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两句诗是虚构的,所以上述的赏析和创作背景也是基于这种虚构情境下的解读,在实际的李商隐研究中,这两句诗并不作为他的作品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