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自嘲》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我欲杀青书孝友,愧非太史马牛走。
千秋青史难磨灭,百代英名岂易求。
莫道书生空议论,须知豪杰亦风流。
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郑板桥的诗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隶、楷、行、草皆擅,自成一家;绘画则擅长兰、竹、石等题材,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其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深受后人敬仰。
译文
我想要著书立说,记载孝友之道,却惭愧自己不能像太史公司马迁那样奔走四方,搜集史料,千秋青史难以磨灭,百代英名又哪里容易求得呢?不要说书生只会空谈议论,要知道豪杰也有风流的一面,将来如果有一天我实现了凌云壮志,定要笑那黄巢不够大丈夫气概。
释义
“我欲杀青书孝友,愧非太史马牛走”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著书立说,记载和传播孝友之道的愿望,但同时又感到自己不能像太史公司马迁那样四处奔波,搜集丰富的史料,因此感到惭愧,这里的“杀青”指古代书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太史马牛走”则是对司马迁的敬称,他曾任太史令,且为写《史记》而四处奔波。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的自嘲之作,却透露出他坚定的志向和豪迈的气概,首联以“杀青书孝友”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于孝友之道的重视和想要将其传承下去的愿望,他又以“愧非太史马牛走”自谦,认为自己没有司马迁那样的毅力和才情,颔联则进一步强调了青史难磨、英名难求的艰难,但作者并未因此气馁,反而在颈联中表达了书生亦能议论、豪杰亦风流的自信,尾联则以“敢笑黄巢不丈夫”的豪言壮语作结,展现了作者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郑板桥的个人经历有关,他一生坎坷,多次科举不第,仕途不顺,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以一种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信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于孝友之道的重视和传承愿望,更表达了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