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六十有几时,更望七十何其痴。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七十吟

朝代:宋

作者:邵雍

君去六十有几时,更望七十何其痴。

人生难得六七十,不有疾病即衰羸。

我今幸得及此数,只恐去日已苦迟。

酒熟花开二月时,一醉直欲眠千日。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迁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以讲学为生,晚年自称安乐先生,邵雍精通易学,创立了“先天学”之学说,并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作品。

译文

你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期望能活到七十岁,这岂不是太痴心妄想了吗?人生能够活到六七十岁已经很难得了,如果没有疾病缠身,也难免会因为年老而衰弱无力,我现在有幸已经活到了这个岁数,但只怕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现在正是二月,酒已经酿熟,花儿也开得正盛,我真想一醉千日,忘却岁月的流逝。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人认为能活到六七十岁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而期望更高的寿命则显得不切实际,他感叹自己虽然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但剩下的日子可能已经不多了,因此想要借酒消愁,忘却岁月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对比“六十有几时”与“更望七十何其痴”,突出了人生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担忧,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以酒醉为喻,想要忘却岁月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消极的情绪,但这也正是诗人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深刻感悟的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他一生不仕,以讲学为生,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晚年时期,他更加珍视生命,对岁月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担忧,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也反映了邵雍作为一位理学家和诗人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