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丘累累在者谁,纸钱雨湿抱树枝。全诗是什么?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清明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冢丘累累在者谁,纸钱雨湿抱树枝。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乌鸦和喜鹊在昏暗中啼叫,围绕着高大的树木,清明和寒食时节,是哪家在哭泣呢?风吹过空旷的原野,纸钱随风飞舞,古墓一座接一座,春草在墓间生长得郁郁葱葱,棠梨花映照着白杨树,这些地方都是生死离别的场所,逝去的亲人在冥冥之中哭泣,我们无法听闻,只有萧萧的暮雨伴随着人们归去,坟墓一座接一座,活着的人还有谁在呢?纸钱被雨水打湿,紧紧抱住了树枝。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通过乌啼鹊噪、风吹纸钱、古墓春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诗人通过描写生死别离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诗中“乌啼鹊噪昏乔木”一句,以乌鸦和喜鹊的啼叫营造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风吹旷野纸钱飞”一句,通过纸钱飞舞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清明时节的哀愁氛围,而“古墓垒垒春草绿”一句,则以春草的生长反衬出古墓的荒凉和死寂,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冢丘累累在者谁,纸钱雨湿抱树枝”一句,是全诗的结尾,也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怀念和哀悼之情,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清明时节所作,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象和氛围,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悼之情,白居易一生历经坎坷,多次遭遇贬谪和流离失所,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清明时节,面对生死别离的场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