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附加句:
旧时扶床同戏儿,还乡问讯令人悲。
(注:此句并非贺知章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此处作为附加内容融入解析,以展现一种情境构想。)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兼御史中丞,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病乞还乡,玄宗诏皇太子以下群官饯行,回乡不久即逝,年八十六,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自然之美。
译文
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回去一看大半都已改变。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附加句译文):
曾经一起扶着床沿嬉戏的儿时玩伴,如今我回来了询问他们的消息,却让人感到无尽的悲伤。
释义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回乡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久客异乡、重返故里的感慨与对人事无常的叹息,前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回乡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则描绘了只有门前镜湖碧波荡漾,似乎还保留着旧时的模样,以此反衬人事的变迁,附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回乡后面对儿时玩伴已不在的悲伤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家乡人事的变迁与门前镜湖的不变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人以“镜湖”为象征,表达了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家乡不变的眷恋之情,附加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使整首诗更加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的感慨。《回乡偶书二首》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回到家乡后,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两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附加句并非原诗中的句子,但它却很好地融入了这种情感氛围中,使整首诗更加完整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