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隐
唐·罗隐
早挂朝衣归去是,贵人谁记接茵凭。
青山绿水应无恙,白发苍颜自不惊。
野径花香风送远,江楼月影水澄清。
闲来把酒吟诗赋,笑看浮云自在行。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虚构之作,历史上罗隐虽有多首归隐题材的诗作,但本诗具体内容并非出自罗隐原集。)
作者简介
罗隐,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后转而致力于文学创作,以讽刺诗和散文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犀利,风格独特。
译文
早就该脱下官服归隐山林了,那些权贵们谁还记得我曾为他们铺设过坐席(接茵凭,比喻曾服务于权贵)?青山绿水依旧美好无损,我已白发苍苍,面容苍老,内心却不再为世事所惊扰,乡间小路上,花香随风飘散至远方,江边的楼阁倒映在清澈的水中,月光皎洁,闲暇时,我举杯饮酒,吟诗作赋,笑看天上浮云悠然自得地飘过。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直接点题,表明自己早已有归隐之心,并讽刺那些权贵们早已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贡献,颔联通过对比自然美景与自身衰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颈联描绘了归隐生活的宁静美好,尾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享受归隐生活的自在与惬意。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感悟,首联的讽刺与自嘲,既体现了诗人对权贵的失望,也透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颔联与颈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平和相呼应,尾联的“闲来把酒吟诗赋,笑看浮云自在行”更是将诗人的归隐生活描绘得洒脱而自在,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罗隐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罗隐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他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对仕途深感失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很可能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并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与追求,此诗正是以虚构的形式,展现了罗隐内心深处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