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微风故为作妩媚,一片吹入黄金罍”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根据诗意及您的需求,我推测可能是对诗中意境的引申或误记,诗中“纵被春风吹作雪”一句,可引申出风吹杏花落如雪的妩媚景象,而“黄金罍”则可能是对古代酒器的想象性描述,与诗中意境相契合,但非原句,以下解析基于原诗进行。)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译文:
围绕着杏花的是满塘的春水,岸上的花,水中的花影,都是那么地鲜艳动人,各占春光,互不相让,即使被无情的东风吹落,飘飘似雪,也应飞入清澈的水中,胜过那路旁的花,落了,还被车马碾作灰尘。
释义:
此诗一二句写出了北陂杏花的娇媚之美,后两句表现了杏花高洁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于物,体现出王安石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
赏析:
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谪居钟山(今南京)之下,饱览山川,吟咏不辍,一日,他沿湖而行,看到北陂杏花怒放,不禁诗兴大发,写下这首绝句,诗中一二句写出了北陂杏花的娇媚之美,后两句表现了杏花高洁的品性之美,诗人寄情于物,体现出王安石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官退居金陵,日游湖畔,见北陂杏花怒放,遂有感而发,写下此诗,诗中通过对北陂杏花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变法失败后的无奈和愤懑之情。
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并未直接出现在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中,但通过对原诗的解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中蕴含的妩媚与高洁并存的意境,以及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