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醉后狂言
唐·罗隐
醉时狂呼不复觉,醒後追思空自责。
世事茫茫似云烟,浮生碌碌如萍叶。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于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深刻,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译文
醉酒时大声呼喊毫无察觉,酒醒之后回想只觉空自懊悔。
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如同云烟一般,人生短暂而忙碌如同浮萍上的叶子。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醉酒后的狂呼与醒后的自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首句“醉时狂呼不复觉”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放纵状态,次句“醒後追思空自责”则揭示了酒醒后的懊悔与自责,后两句“世事茫茫似云烟,浮生碌碌如萍叶”进一步升华主题,用云烟和萍叶比喻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醉酒后的狂呼与醒后的自责为切入点,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首联通过对比醉酒时的放纵与醒后的自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颔联则以云烟和萍叶为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变幻莫测和人生的短暂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无奈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罗隐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生怀才不遇,这种遭遇使他深感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艰难,在醉酒后的放纵与醒后的自责中,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与痛苦,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与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罗隐个人的情感与经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