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收麦熟吾何恨,但遣银杯似海宽。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烟,渔舟晚照网初收。

蚕收麦熟吾何恨,但遣银杯似海宽。

花外飞来双羽玉,依依似与骚人语。

归棹绿萍漫不流,愁浓酒浅奈秋何。

作者及朝代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贤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因赞成恢复中原,反对秦桧议和,被劾罢职,秦桧死后,复起用,任建康留守,抚州知州,平江知府等职,乾道五年(1169年),因病逝世,年三十八岁,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译文

秋霜覆盖下的天空明亮如洗,水面仿佛蘸着淡淡的烟雾,渔舟在傍晚的余晖中收网归来,蚕茧已收,麦子成熟,我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只愿那盛酒的银杯能像大海一样宽广,让我尽情畅饮,花瓣外飞来一对洁白的鸟儿,它们依依不舍地似乎在向诗人诉说着什么,归舟在绿萍中缓缓前行,似乎连水流都变得缓慢,愁绪浓重而酒意浅薄,这秋天的愁绪又该如何排解呢?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渔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蚕收麦熟吾何恨,但遣银杯似海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满足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能以酒为伴,开怀畅饮。

赏析

这首词以秋日渔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蚕收麦熟吾何恨,但遣银杯似海宽”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诗人以酒为伴,以海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荆州任职期间所作,当时,他面对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现实,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首词中,他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忧愤之情,而是以秋日渔村的宁静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他也以酒为伴,以海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态度,这种态度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积极面对,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