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宋·陆游
老怀岂复小年乐,病骨不禁清晓寒。
短发频生知有用,壮心虽在已难安。
长亭古驿经行处,落月孤灯照影单。
回首故园烟水外,青山一发是江南。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岁已高,哪里还能像年轻时那样享受生活的乐趣呢?病弱的身体再也无法承受清晨的寒意,稀疏的短发频繁生长,似乎还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但曾经的壮志雄心,如今却已难以平静安放,经过那些长亭古驿,只留下孤独的身影,在落月孤灯下显得格外单薄,回首望向远方的故乡,只见一片烟水茫茫,那遥远的一抹青山,便是魂牵梦绕的江南。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病中的感慨与思乡之情,首联直抒胸臆,感叹年老体弱,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颔联通过“短发频生”与“壮心难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虽老病交加,但仍心系国家、壮志未酬的复杂情感;颈联描绘了诗人孤独行旅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尾联则以回望故乡作结,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陆游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诗人以“老怀岂复小年乐,病骨不禁清晓寒”开篇,直接点出年老病弱的现状,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随后,通过“短发频生”与“壮心难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生命活力的肯定,又有对壮志未酬的无奈,颈联的“长亭古驿”、“落月孤灯”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孤独行旅的场景,更寓含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尾联则以回望故乡作结,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当时他身处异乡,身体每况愈下,加之国家动荡不安,个人抱负难以实现,使得诗人内心充满了愁苦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年老病弱的感慨、对壮志未酬的遗憾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陆游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