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学士无消息,空想灯前语入微。的解释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友

唐·李商隐

岷山学士无消息,空想灯前语入微。

月色映窗寒夜永,风声入户故人稀。

空庭寂寞花无语,野径荒凉草自菲。

独坐孤灯听夜雨,相思何处寄寒衣。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根据关键词进行创作及解析,历史上李商隐并无直接以此为题或内容的诗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成就极高,以构思新奇、风格秾丽著称,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岷山的学士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只能在心中空想我们曾在灯前细语交谈的情景,寒冷的夜晚,月光映照着窗户,风声穿过门户,让我更加感受到故人的稀少与孤独,空旷的庭院里,花儿静静地开放却无人欣赏,野径上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我独自坐在孤灯下,听着夜雨淅沥,心中满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却不知如何将这份深情寄托于寒衣之中。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直接点题,提到“岷山学士”无消息,引出对过去灯前细语的回忆;颔联通过描绘寒夜月色、风声入户,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思念的氛围;颈联以空庭寂寞、野径荒凉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怀念;尾联则通过独坐孤灯、听夜雨的场景,将相思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无处寄托思念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感慨,情感层次丰富,引人共鸣,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如月色、风声、夜雨)来烘托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中的“空想灯前语入微”一句,更是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由于本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加之友人离散,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思念,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回忆起与友人曾在岷山共度的时光,以及那些灯前细语的温馨场景,不禁感慨万千,他提笔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