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大观眇万物,烈士壮心怀四方。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壮游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达人大观眇万物,烈士壮心怀四方。

翔鸾翥凤资众芳,自见来仪翥云翔。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汉文有道恩犹薄,贾谊才名世所嫉。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通达事理的人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细微之处,有志之士胸怀壮志,放眼四方,凤凰展翅高飞,凭借各种花草的芬芳,自然能够展现出它仪态万方、翱翔云天的风采,凌烟阁上的功臣画像颜色已黯淡无光,将军挥毫重新为他们绘制肖像,使他们恢复了往日的风采,贤良的宰相头戴进贤冠,勇猛的将领腰间佩带着大羽箭,褒国公和鄂国公毛发似乎还在飘动,他们英姿飒爽,仿佛正在酣战之中,先帝的侍女多达八千人,其中公孙大娘的剑舞技艺最为高超,五十年来的历史仿佛就在反手之间,国家战乱不断,王室昏暗不明,梨园的弟子们如烟雾般散去,女乐的余姿在寒冷的日光下映照,金粟山南的陵墓上树木已经合抱,瞿塘峡口的石城草木萧瑟,汉文帝虽然有道,但对贾谊的恩情仍然显得淡薄,贾谊的才华和名声却遭到了世人的嫉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首句“达人大观眇万物,烈士壮心怀四方”展现了通达事理之人的广阔视野和有志之士的远大抱负,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绘凌烟阁功臣、将军、贤相、猛将等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梨园弟子的离散、金粟堆南的陵墓等景象,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现实的动荡不安。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历史人物和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意蕴,通过对比凌烟阁功臣画像的黯淡无光与将军重新绘制的生动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诗人还通过描绘金粟堆南的陵墓和瞿塘峡口的石城等景象,象征性地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现实的动荡不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创作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给唐朝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动荡,杜甫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对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现实的动荡不安有着深刻的感受,他在创作这首诗时,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