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岩洞奇观
唐·李群玉
空岩滴乳久化石,宝盖珠璎纷物象。
幽谷深藏云气绕,仙源何处觅芳踪。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工于五言诗著称,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李群玉一生未得显达,但诗名远播,与同时代的诗人多有交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译文
空旷的岩洞中,滴水成乳,久而久之凝结成了化石;洞顶如同宝盖,珠玑宝石般的装饰物纷繁复杂,仿佛各种物象的集合,幽深的山谷中隐藏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云雾缭绕,仙气十足,让人不禁好奇,那传说中的仙境究竟在何处,又该如何寻觅它的芳踪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岩洞中的奇观,通过“空岩滴乳久化石”展现了时间的沉淀和自然的力量,而“宝盖珠璎纷物象”则形象地描绘了洞顶装饰的瑰丽与复杂,后两句则通过“幽谷深藏”和“仙源何处觅芳踪”的设问,增添了神秘与向往的氛围,让人对这片仙境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岩洞奇观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岩洞内的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前两句通过“滴乳化石”和“宝盖珠璎”的描绘,展现了岩洞内的奇特与瑰丽;后两句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有关,唐代诗人普遍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李群玉也不例外,他或许在某个偶然的机会下,探访了这片神奇的岩洞,被其中的奇观所震撼,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描绘岩洞奇观的佳作,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