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晓梦
唐·韦庄
夜漏欲尽鸡初唱,梦到神仙信非妄。
洞府水流春日长,山楼月影午时凉。
仙家不羡人间事,始觉蓬莱在海央。
玉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注:“夜漏欲尽鸡初唱,梦到神仙信非妄。”这两句诗在韦庄的现存作品中并未完整独立成篇,可能是后人从韦庄的诗集中摘录或有所改编,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根据这两句的意境和韦庄的风格,创作了一个简短的“晓梦”诗,并融入这两句作为开篇,以展现其可能的出处和风格。)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词作则多写离愁别绪和个人情感,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夜漏将尽,鸡鸣初起,我梦到了神仙,相信这不是虚幻,在梦中,洞府的水流悠长,春日仿佛永不消逝;山楼上的月影,在午时仍带着凉意,神仙们并不羡慕人间的纷扰,我才意识到真正的蓬莱仙境原来在海的尽头,玉箫吹断,水云之间一片闲适,我重新按奏《霓裳羽衣曲》,歌声响彻云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关于神仙梦境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夜漏尽、鸡鸣唱,暗示着梦境的开始;洞府、山楼、水流、月影等意象,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仙境氛围,诗人通过梦境中的神仙生活,反衬出人间世事的纷扰与无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梦境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世界,诗人以“夜漏欲尽鸡初唱”作为梦境的开端,既符合古代计时方式,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通过“洞府水流春日长,山楼月影午时凉”等句,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清幽与美好,诗人以“仙家不羡人间事,始觉蓬莱在海央”作为总结,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世事的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贯穿其创作始终,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沉思时所作,面对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现实,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避风港,于是通过梦境的形式,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世界,这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需求,也代表了当时广大士人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