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豁头童尽耐嘲,即今烂饭用匙抄。的释义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齿豁头童

宋·陆游

齿豁头童尽耐嘲,即今烂饭用匙抄。

大言每笑衰翁拙,豪气犹存壮岁骄。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路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牙齿稀疏头发斑白尽可任凭人们嘲笑,如今连吃烂饭也得用勺子抄,我常常自嘲年老体衰,但内心那股豪气仍不减当年壮年时的骄傲,我不再与世人争夺宠辱,只愿将心事寄托给沙鸥,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在那月满松风的路上悠然前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年老体衰、牙齿稀疏、头发斑白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人生老去的豁达态度,尽管身体已不如从前,但作者依然保持着内心的豪气和骄傲,不再与世人争夺宠辱,而是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向往着归隐青山之外的宁静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开篇,通过“齿豁头童尽耐嘲”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年老体衰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此的豁达态度。“即今烂饭用匙抄”一句,更是以幽默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形象,使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坚韧和乐观。

在诗的中间部分,作者通过“大言每笑衰翁拙,豪气犹存壮岁骄”两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豪气和骄傲,这种精神状态的保持,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

最后两句“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路遥。”则表达了作者向往归隐生活的愿望,他不再与世人争夺宠辱,而是将心事寄托给沙鸥,希望有一天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享受那份宁静和自在,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超脱态度,使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境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已经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在仕途上,他虽曾有过短暂的辉煌,但更多的是挫折和磨难,在晚年时期,他逐渐看淡了名利和宠辱,开始向往那种宁静、自在的归隐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自嘲和向往归隐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超脱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