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济千人不骄矜,置而不汲渠自澄。的解释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澄水谣

唐·韦应物

澄水碧于天,

日济千人不骄矜。

置而不汲渠自澄,

涵虚泓渟本无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京兆府功曹参军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澄澈的湖水碧绿如天,

每天供给千人饮用却从不自满骄傲。

即使无人取水它也自然清澈,

涵容虚空,深广宁静,本就无心争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澄水的清澈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的向往,诗中“日济千人不骄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澄水虽每日供给众人却从不自满骄傲的高尚品质;“置而不汲渠自澄”则进一步强调了澄水的自然清澈与无为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澄水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的纯净与高远,诗人以澄水为喻,寄托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的向往,诗中“澄水碧于天”一句,以天为比,突出了澄水的清澈与美丽;“日济千人不骄矜”则通过对比,彰显了澄水的无私与谦逊,而“置而不汲渠自澄”一句,更是将澄水的自然清澈与无为之美推向了极致,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韵味。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曾一度隐居山林,寄情山水之间,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自然美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澄水的清澈与无私,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寄托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在诗人看来,澄水虽无生命,却以其清澈与无私,展现了比人类更高尚的品质,这也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