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思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归来青灯耿窗扉,心镜忽入造化机。
夜色沉沉月如水,秋声瑟瑟风满衣。
江湖渺渺人千里,云树苍苍鸟自飞。
欲问归期何处是,空余回首忆翠微。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五言律诗,释绍嵩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归隐之情,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归来时,青灯照亮着窗棂,心境如镜,忽然领悟到了自然的奥秘,夜色深沉,月光如水般清澈,秋风瑟瑟,吹动衣襟,江湖广阔,友人相隔千里,云树苍茫,鸟儿自由飞翔,想问归期在何处,却只能空余回首,思念那遥远的翠微山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所见所感,首联“归来青灯耿窗扉,心镜忽入造化机”写诗人归来时,青灯照亮了窗棂,心境如镜,忽然领悟到了自然的奥秘,颔联“夜色沉沉月如水,秋声瑟瑟风满衣”进一步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秋风的萧瑟,颈联“江湖渺渺人千里,云树苍苍鸟自飞”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慨,尾联“欲问归期何处是,空余回首忆翠微”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以归家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中的“青灯耿窗扉”和“心镜忽入造化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归家的宁静与安详,又暗示了他对自然奥秘的领悟,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秋风的萧瑟以及江湖的广阔和云树的苍茫,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尾联则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迷茫,又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归隐生活有关,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修行中度过,在游历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无常,这些感受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诗作中,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归家后,面对宁静的夜晚和遥远的故乡时,心中涌起的一股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