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食眠屡失身多病,忧愧相乘发易华。
壮志未酬心不死,残年犹自梦天涯。
风前独坐思无限,月下闲吟恨有加。
谁解此生忧患意,寒灯孤影对窗纱。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饮食与睡眠常常失常,身体因此多病;忧愁与愧疚相互交织,使得头发早早地变白,虽然壮志未酬但心志不灭,即便到了晚年还依然梦想着远行天涯,在风中独自坐着思绪万千,月光下闲来吟诗却更添愁恨,谁能理解我这一生的忧患之意,只能独自面对寒灯孤影和窗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在病中的感慨与忧虑,首联描述了诗人因生活不规律而身体多病,以及内心的忧愁与愧疚导致头发早白,颔联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迈且壮志未酬,但心志依然坚定,梦想着远行天涯,颈联通过“风前独坐”和“月下闲吟”两个场景,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尾联则抒发了诗人无人理解其忧患之意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中通过“食眠屡失”、“忧愧相乘”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因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而身体多病、头发早白的形象,诗人通过“壮志未酬心不死”等词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但心志依然坚定的精神风貌,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个人的病痛与忧愁,到对国家的忧虑与梦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时期,他身体多病,生活困顿,但心中依然燃烧着抗金的热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病痛与忧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壮志未酬的遗憾,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虽然年迈但心志依然坚定的精神风貌,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