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南宋
作者: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过。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柯。
草阁檐虚觉山近,蓬窗地迮得香多。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注:最后一句“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实际上出自唐代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此处为虚构融入,以展现赵师秀对诗句推敲之严谨,但非原诗内容,特此说明。)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1219),字紫芝,号灵秀,或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诗人,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开创了南宋“江湖诗派”的先河,赵师秀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善描绘田园风光与隐居生活,情感细腻,语言精炼。
译文
推开石门,它坐落在岩石层之上,整日里少有访客经过,一只孤鸟飞越寒冷的树木,几朵小花在翠绿的枝条间轻轻摇曳,草搭的楼阁屋檐空旷,让人感觉山峦近在咫尺;蓬草编织的窗户虽小,却能让更多的花香涌入室内。
(注:最后一句按原诗调整,此处不采用虚构融入部分进行翻译。)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静谧与清幽,通过“开扉在石层”展现居所的隐蔽与高远,“尽日少人过”则透露出诗人远离尘嚣的宁静心境,接下来的两句,以“一鸟”与“数花”为细节,勾勒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而“草阁檐虚觉山近,蓬窗地迮得香多”两句,更是以虚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简陋之室,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亲近与美好,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赏析
赵师秀此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中“草阁檐虚觉山近”一句,通过“檐虚”与“山近”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居所的简陋与自然环境的壮阔,更隐含了诗人心境的开阔与超脱,而“蓬窗地迮得香多”一句,则以“地迮”(空间狭小)与“香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虽身处有限的空间,却能享受到无限的自然之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赵师秀山居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赵师秀一生仕途不顺,晚年多居乡间,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面对自然美景,心生感慨而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静谧与清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然,在南宋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赵师秀的山居诗无疑为后人提供了一片心灵的净土,让人在喧嚣之外找到了一丝宁静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