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豪气竟何在,英风殒不回。
萧条异代事,指画当年形。
背水占戎地,乘山出虏营。
雪夜平蔡州,风高掣旗旌。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尔则知自守,幽显付沙尘。
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
浮世荣枯总不知,贵贱同归土一抔。
西陵松柏青如染,寒食梨花白似雪。
君不见,荒台古榭生青草,又见今人化飞尘。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作者简介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后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等职,因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杭州、苏州刺史等职,晚年闲居洛阳,卒于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作以讽喻诗最为著名,语言平易近人,内容深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你当年的豪气如今何在?英勇的风范已一去不返,这是描绘不同时代的事情,却生动地刻画了你当年的形象,你背水一战,占据险要之地,又乘山势出击敌营,在雪夜中平定了蔡州,高风中掣动军旗,勇武之人哪里懂得道义,智者必定心怀仁爱,你深知如何坚守自己,无论显达还是隐没都付与尘土,你深知自己有封侯的骨相,但请不要忘记耕种田野的时光,世间的荣枯盛衰你总不知道,贵贱最终都归于一抔黄土,西陵的松柏青翠如染,寒食节的梨花白似雪,你不见那荒台古榭已生出青草,又见如今的人化为飞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愬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诗中既赞美了李愬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又提醒他要保持初心,不忘根本,也表达了对人生荣枯盛衰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诗在赞美李愬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一句,既是对李愬的勉励,也是诗人自己的人生信条,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居高位,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根本,要时刻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荣枯盛衰的深刻认识,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李愬画像所作,李愬是唐代中期的一位著名将领,曾在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白居易在诗中通过描绘李愬的英勇事迹和形象,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也借李愬的事迹来抒发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白居易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以及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