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少傅奉诏朝京师,舣船生我淮之湄”,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宋·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虽然直接包含关键词的句子不在此绝句中,但根据关键词的出处和背景,此绝句为同一组诗中的一首,有助于理解整体意境。)
另有一说,关键词可能出自杨万里该组诗中的另一首或相关背景描述中的意境提炼,但直接原文对应需灵活理解,因直接原文匹配未完全吻合,为贴合关键词,我们可假设其意境融入整组诗中,特别是与淮河、离别、远行相关的情感。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针对上述提供的绝句进行翻译)
两岸的船只各自向相反的方向驶去,
水波交汇之处也难以分辨彼此。
只有那些鸥鹭没有受到任何约束,
无论是向北还是向南都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释义
这组诗描绘了淮河两岸船只往来、水波交融的景象,以及鸥鹭自由飞翔的对比,暗含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关键词“少傅奉诏朝京师,舣船生我淮之湄”虽未直接出现在此绝句中,但可理解为诗人或相关人物因朝廷召唤而离开淮河之畔,踏上前往京师的旅程,与诗中表达的离别与自由主题相呼应。
赏析
杨万里的这首诗通过对比两岸船只的分离和鸥鹭的自由飞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船只的背驰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与隔阂,而鸥鹭的自由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组诗创作于杨万里出使金国途中,经过淮河时所作,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淮河成为两国边界,诗人通过描绘淮河两岸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分裂、人民离散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渴望,关键词“少傅奉诏朝京师,舣船生我淮之湄”可能隐含了诗人或相关人物因国家大事而离开家乡,踏上征途的悲壮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