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诗名:叹陵谷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崇崇之陵久为谷,岂为群盗分珠玉。
王气销沉水声急,寒烟衰草凝绿。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传世。
译文
高大的陵墓早已变成了深谷,难道是因为盗贼分走了其中的珠宝玉石吗?王朝的气运已经消逝,水声显得更加急促,寒冷的烟雾和枯萎的草木凝结着一片绿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昔日辉煌的陵墓如今变为荒芜的山谷,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王朝兴衰的感慨,首句“崇崇之陵久为谷”直接点题,指出昔日高大的陵墓已经变成了深谷;次句“岂为群盗分珠玉”以反问的形式,否定了陵墓变为山谷是因为盗贼盗取了其中的财宝,暗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即王朝的衰落和历史的变迁,后两句“王气销沉水声急,寒烟衰草凝绿”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衰败的景象,水声急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寒烟衰草则增添了无尽的凄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陵墓的变化为线索,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或王朝的覆灭,而是通过陵墓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诗中“崇崇之陵”与“久为谷”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王气销沉”、“水声急”、“寒烟衰草”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衰败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诗人亲身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纷争,对历史的兴衰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游览古迹或凭吊历史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陵墓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叹息,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