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相国非吾愿,半颗君当别付人。出自哪首诗?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别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十年相国非吾愿,半颗君当别付人。

青史几番留姓名,红尘何处问功勋。

云开日出天光好,风定波平水色新。

从此江湖各相忘,唯余明月照孤臣。

: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根据关键词进行创作与解析,李商隐实际并未写过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担任十年的宰相并非我的意愿,这半颗心(指忠诚与抱负)你应当另寻他人托付,历史上能留下姓名的人又有几个,在这红尘俗世中又有谁去追问功勋的归属呢?云开日出,天空一片晴朗,风平浪静,水面波光粼粼,从此以后,我们各自在江湖上漂泊,互不相扰,只有那明月还照耀着我这孤独的臣子。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首联直接点题,表明自己并不愿意长久地担任高官厚职,希望有人能够接替自己的位置,颔联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认为在历史上能留下姓名的人并不多,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又有谁真正去关心个人的功勋与成就呢?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虽然孤独,但仍保持着一份高洁与自持。

赏析

此诗以“十年相国非吾愿”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与追求,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历史、现实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仕途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尤其是尾联“从此江湖各相忘,唯余明月照孤臣”,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高洁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多次遭贬谪,对官场与仕途已经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他也意识到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可能并不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显赫,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表达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与追问,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他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