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饭似珠菰似玉,老农此味有谁知?出自哪首诗?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悯农

宋·杨万里

稻饭似珠菰似玉,老农此味有谁知?

城中瑶席挥金杓,挈榼惟闻劝酒词。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

译文

稻米饭粒粒如珍珠般晶莹,菰米颗颗似美玉般温润,这样的美味,又有多少老农能够品尝知晓呢?而在繁华的城中,宴席之上,人们挥动着镶金的酒勺,提着酒壶,只听得见劝酒的声音,又有谁关心这来自田野的珍馐?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上层社会的奢华,前两句描述了农民辛苦种植的稻米和菰米的美味,但这样的美味,农民自己却难以品尝到,后两句则转向城中宴席的奢华场景,与农民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以“稻饭似珠菰似玉”开篇,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既展现了稻米的珍贵,也隐含了农民对丰收的期望。“老农此味有谁知?”一句,却透露出农民虽然种植了如此美味的食物,却难以享受到的无奈与辛酸,后两句通过对比城中宴席的奢华,进一步凸显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杨万里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时代,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对农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同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通过对比农民与上层社会的不同生活,诗人呼吁社会关注农民的生存状况,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