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赏菊
唐·李商隐
何郎戏写菊花秋,落笔纵横岂易酬。
淡扫明妆出秀色,浓妆艳抹总相宜。
霜前月下谁人见,风外雨中独自知。
莫道此花无傲骨,不随群卉入春时。
(注: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李商隐并没有直接以“何郎戏写菊花秋,落笔纵横岂易酬”为起句的诗作传世,但为了满足题目要求,这里我根据李商隐的风格和常见的菊花题材,创作了一首假托其名的诗,并进行了相应的解析。)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译文
何郎(这里借指才情横溢的诗人)戏谑地描绘着秋天的菊花,落笔纵横,其才情岂是轻易能够报答或酬和的,他淡淡地描绘出菊花的明丽妆容,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显得那么相宜,在霜前月下,有谁能看见这菊花的美丽?只有在风中雨中,它才独自展现出自己的风姿,不要说这菊花没有傲骨,它从不随着群芳一起在春天绽放。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戏写菊花的情景,赞美了菊花的独特风姿和傲骨,首联点出诗人描绘菊花的才情横溢;颔联通过“淡扫明妆”和“浓妆艳抹”的对比,展现了菊花无论淡妆还是浓妆都相宜的美丽;颈联则通过“霜前月下”和“风外雨中”的描绘,突出了菊花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和独立;尾联则直接点出菊花的傲骨,它不与群芳争春,独自在秋天绽放。
赏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才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诗人也通过赞美菊花的傲骨,表达了自己对于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品格的赞美和追求。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假托李商隐之名创作的,但如果我们将其视为李商隐风格的作品进行解读,那么可以认为这首诗是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菊花的傲骨和坚韧,表达了自己对于在困境中保持独立品格和坚韧精神的赞美和追求,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