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暮年读书
宋·陆游
暮年於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
万事已随流水去,一身犹被浮名累。
只今惟有读书乐,晴窗日永春睡美。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到了晚年,我对书籍有了更多的品味,眼前清晰地浮现出古代贤士的典故(如伊尹在莘野耕作,姜子牙在渭水垂钓),万事万物都已随着流水逝去,只有我一人还被浮名所牵累,现在唯一让我感到快乐的就是读书,晴天时窗边的日光悠长,春日里睡眠格外甜美,白发无情地侵占了老年人的时光,但青灯下的阅读却如同儿时那般充满趣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晚年对读书的深厚情感和超脱世俗的心境,他通过对比“万事已随流水去”与“只有读书乐”,强调了读书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他也表达了对浮名的淡泊和对老年生活的坦然接受。
赏析
陆游在这首诗中,以暮年读书为题材,展现了他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通过描绘自己晚年读书的情景,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暮年於书更多味”一句,既是对自己读书经历的总结,也是对读书价值的肯定,而“眼底明明见莘渭”则借用了古代贤士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
陆游还通过对比“万事已随流水去”与“一身犹被浮名累”,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最后两句“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老年时期对读书的热爱和享受,以及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早年曾投身军旅,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民族的苦难,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和罢官,在晚年时期,陆游逐渐淡化了对功名的追求,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读书和写作中,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对晚年生活的坦然接受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