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台泛水来”,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扬州三首》之一,全诗如下:
扬州三首·其一
唐·杜牧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投。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台泛水来。
行尽江南岸,时时独上楼。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
译文:
东风吹来,忽然听到近处传来笙歌之声,一片楼台仿佛随着流水轻轻荡漾而来,我行走在江南的岸边,时常独自登上高楼远眺。
释义:
此诗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特别是夜晚时分,东风吹送着悠扬的笙歌声,楼台倒映在水中,宛如仙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扬州的迷人风光和热闹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自己独自登楼、静观世事的淡泊心境。
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扬州的夜景和繁华,前两句“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台泛水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的扬州夜晚,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独自登楼、静观世事的淡泊心境,与前文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牧咏史抒怀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杜牧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曾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后入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转掌书记,居扬州三年,这首诗就是他在扬州任职期间所作,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和自己的生活感受,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扬州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淡泊心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台泛水来”这两句诗在《扬州三首》中非常著名,但具体出自哪一首存在争议,因为《扬州三首》包括多首诗篇,且不同版本可能有所差异,但根据常见的版本和解读,这两句诗通常被归于《扬州三首·其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