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蛩思感秋吟坏壁,萤光乘暗遶高梁”,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沧的《秋日望西阳》,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日望西阳
唐 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魂惊。
溪风瑟瑟吹黄叶,池水潺潺泻碧泓。
蛩思感秋吟坏壁,萤光乘暗遶高梁。
西阳本是繁华地,何事荒凉只此乡。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官华原尉,迁龙门令,诗风清丽婉约,多抒发个人情怀与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译文:
古老的树木上覆盖着层层苍苔,行人一望之下,旅魂不禁为之惊悸,溪水瑟瑟作响,吹落片片黄叶,池水潺潺流淌,碧绿如泓,秋虫在破败的墙壁上吟唱着对秋天的感伤,萤火虫在昏暗中绕着高高的屋梁飞舞,西阳本是一个繁华之地,为何如今却如此荒凉,只剩下这个孤寂的乡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西阳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诗中“古木苍苔”、“溪风瑟瑟”、“池水潺潺”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而“蛩思感秋”、“萤光乘暗”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之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思考,诗人通过对秋日西阳荒凉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与无奈,诗中“蛩思感秋吟坏壁,萤光乘暗遶高梁”两句尤为精彩,既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凉,又寓含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是在秋日时节,游历至西阳这个曾经繁华而今荒凉的地方,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西阳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与反思,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刘沧的《秋日望西阳》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通过描绘秋日西阳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寓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