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诸公常共处,北窗何地著身宽?的解释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四海诸公常共处,北窗何地著身宽?

青山满眼归期远,白发满头行路难。

病里不知春去尽,闲中方觉日初长。

门前车马久疏阔,只有寒鸥日日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四海之内的朋友们常常相聚在一起,可是哪里能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让我安身呢?满眼望去都是青山,回家的路途却显得那么遥远;头上已经长满了白发,想要远行更是难上加难,在病痛中浑然不觉春天已经悄然离去,闲暇之时才感觉到日子开始变得漫长,门前的车马已经很久没有来了,只有那些寒鸥每天都会飞来。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首联“四海诸公常共处,北窗何地著身宽?”以四海为家的朋友们常常相聚,但诗人却感到无处安身,透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颔联“青山满眼归期远,白发满头行路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期无望、行路艰难的困境,颈联“病里不知春去尽,闲中方觉日初长。”则从时间和身体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在病痛和闲暇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尾联“门前车马久疏阔,只有寒鸥日日来。”则以门前车马的稀少和寒鸥的日日来访,反衬出诗人的孤寂和与世隔绝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朋友的相聚、对家乡的思念、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孤寂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和感慨,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寄托,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意,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感人。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创作的,在闲居的日子里,诗人深感自己无处安身、归期无望,对现实处境充满了无奈和感慨,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在这种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