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瓶中梅花
宋·杨万里
寒天留得许多香,正似和羹未用刚。
插瓶直欲连全树,簪帽凭谁拣好枝?
置向座隅先近酒,拈来枝上更寻诗。
此时风味谁能解,只许梅花管领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幽默诙谐,富有生活气息,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寒冷的天气里,梅花留下了许多香气,就像和羹(一种调和五味的美食)还未用到刚硬的食材一样,梅花以它的柔和与坚韧展现着美,插入瓶中的梅花,简直想要把整棵树都连根拔起放入瓶中;而作为头饰的梅花,又有谁能为我挑选出最好的枝条呢?将它放在座位旁边,先以酒相伴;从枝上拈来梅花,更添寻诗的雅趣,此时此刻,梅花的韵味谁能真正懂得?只有梅花自己才能领略这份风情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瓶中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其独特韵味的欣赏,诗中“插瓶直欲连全树”展现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极度喜爱,希望将整个梅树的美都纳入瓶中;“簪帽凭谁拣好枝”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却也不免有些无奈,因为美好的选择并非易事。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寒天留得许多香”一句,既写出了梅花的耐寒特性,又突出了其香气袭人的特点,而“插瓶直欲连全树”与“簪帽凭谁拣好枝”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极致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梅花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坎坷,多次遭贬,但始终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梅花作为高洁、坚韧的象征,深深吸引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天,梅花独自绽放,香气四溢,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慰藉和灵感,他通过描绘瓶中梅花,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