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有感
唐·李商隐
方叹今年时候早,夜深风雨更凄然。
花开花落年年有,人老何曾再少年。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文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诗风独特,构思新奇,情感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才刚刚感叹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到了深夜,风雨交加,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花儿年年都会开放又凋落,但人一旦老去,又怎能再回到青春年少的时候呢?
释义
首句“方叹今年时候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提早到来的感慨,次句“夜深风雨更凄然”则通过夜深人静时的风雨声,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凄凉与孤独,后两句“花开花落年年有,人老何曾再少年”则通过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与人生的衰老不可逆转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前两句以“时候早”与“风雨凄然”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后两句则直接点出人生的无奈,花开花落是自然界的规律,而人的衰老则是无法逆转的事实,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加之身体逐渐衰老,对人生的感慨愈发深刻,春天本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诗人却从中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这种复杂的情感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愁与无奈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